(資料圖)
11月首個交易日,A股呈現出“大強小弱”“低強高弱”的結構性分化行情。截至終盤:上證指數收報3976.52點,小漲21.73點,漲幅0.55%;深證綜指收報2520.62點,小漲11.03點,漲幅0.44%;科創綜指小跌0.58%;中小綜指微漲0.44%;創業板綜指小漲0.54%。A股成交金額合計21329.04億元,比上周五縮小10%。
當天A股主要大盤,在科創板跳空大跌的影響下震蕩走低,不過大市值中字頭藍籌、銀行板塊以及眾多微盤、低價股集體走強,促使各大股指有所回升,上證指數、創業板綜指、深證綜指由綠翻紅。最終除了科創板兩個大盤外,其余均以紅盤報收。
通達信統計數據顯示:當天A股股票漲跌比例是3535:1801;漲跌幅超過10%的個股比例是65:3;漲跌幅大于5%的個股比例是208:70。盤面看,低估、低價、低位個股集體走強,比如小于3元的個股、股本最小的400家小微盤股、市盈率比上海主板還低的中字頭藍籌與銀行板塊股,平均漲幅大于1%,并帶動資源類藍籌股多數走俏。反觀此前2年結構性牛市領漲的雙創板大市值品種,紛紛跌幅居前,并帶動很多高股價高漲幅品種大幅走低。此外,績差股出清依然堅決,*ST元成已提前鎖定“市值退市”。
那么,“三低”藍籌“牛”與“三高”題材“熊”的局面,能延續多久呢?
“可關注消費的長線機會。”華龍證券人民大道總經理牛陽認為,10月份官方PMI數據下滑并不意味著消費復興趨勢改變,原因在于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整體向好局面得以鞏固,因此經濟數據下滑更多地與成本下降有關,反倒利好受制于成本的行業。所以,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回升表明,實體經濟消費能力正在不斷增強。基于這樣一個邏輯判斷,預計新能源、人工智能、醫療健康、低空經濟、旅游景點、食品飲料、酒店餐飲等大消費板塊,有望在“冰雪經濟”和“元旦春節”消費旺季的預期下,進一步拓展向上空間。
“主力資金‘放棄題材、圍攻藍籌’的趨勢有望強化。”富鼎資管經濟學家李維夏指出,科創綜指10月10日下跳缺口確立大級別調整后,本周一又出現了下跳缺口。如果這個缺口無法在短期內回補的話,那么它將成為新一波下跌的開始。因此,這個細節預示著科創板,以及創業板和滬深主板過去2年被爆炒的品種,風險將越來越大。反觀銀行板塊、中字頭藍籌為首的低估值品種,每次放量下跌后都能迅速縮量到很低的水平,籌碼集中度越來越高使得后續走勢越來越強。所以在我們看來,緊緊把握住低估值原材料央國企藍籌股,或將在接下來跨年度結構性下跌行情“穩中有升,亂中取勝”,值得股友們積極參與。
X 關閉
X 關閉